返回首页|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潮州人大网!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关键字 :
潮州人大网欢迎
打印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人大新闻>>新闻列表>>正文
潮州推出“1+1+8”全新人才制度体系
来源 : 南方日报、南方+ 作者 : 发布时间 : 2022-11-25 15:56:28 点击数 : 774

潮州推出“1+1+8”全新人才制度体系


到2025年,人才数量实现倍增;到2030年,人才对产业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到2035年,成为粤东人才创新发展新高地、全国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地……11月23日,潮州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宣布将加快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一举谋划未来十余年人才工作。潮州这座千年古城将因此迎来怎样的新发展新变化?

“潮州未来希望的关键举措在于人才汇聚、海纳百川,必须面向五湖四海,招揽八方英才,开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新局面。”会上,潮州市委书记何晓军对潮州的人才事业发展作了全面分析,强调要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整体构建人才工作全新格局。


据悉,此次会议筹备近1年,将出台有关加快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总纲性文件、党管人才领导体制机制文件,以及“韩江人才计划”8个专项制度,系统构建起新时代潮州“1+1+8”的人才制度体系。

突出党管人才 重塑全新工作格局

近5年以来,潮州市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至28.2万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近2倍,人才事业获得长足发展,但工作力量薄弱、资源整合不足、机制运行不畅等问题也日渐显现。如何建立举全市之力抓“第一资源”的崭新工作格局,成为潮州开启人才强市建设新篇章的关键性问题。

对此,潮州把落实“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答案,旗帜鲜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根据相关意见,在当前市县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教育、医疗、科技等重点领域和职能部门将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统筹本领域、本系统人才工作总体规划、政策制定、服务保障和督查考核等工作,切实打通制度落实“最后一公里”,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

“主管部门是人才工作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枢纽,把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建设到部门一级,真正激发部门主体责任意识,更加有利于全市层面人才工作的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为实现人才发展的长远目标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潮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蒋达勇对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机制作出说明。

潮州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协同联动,一个聚众心、集众力、合众智的潮州“韩江人才计划”应运而生。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带头领命,聚焦高青人才引进、创新人才培养、优质服务保障、平台团队建设、潮籍乡贤回归、人才资源汇聚、荣誉表彰激励、人才引育宣传等人才“引育用留”8个关键节点制定系列配套措施,拿出实招硬招、真金白银,形成环环相扣、多元叠加的政策优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细分为教育、医疗、产业创新、工艺美术、乡村振兴等多项具体实施办法,推动各领域精心制定人才培养规划,通过引育平台基地、产教研融合、打造创新团队等,重点解决当前人才工作重“引”轻“育”的突出问题,努力让人才来了既有发展更有成长,形成人才集聚和倍增效应。

“‘韩江人才计划’是潮州人才发展的系统性、长远性工程,各部门在其中任务明确、责任清晰、使命重大,相关工作也不是简单‘各管一段’,而是相互配合、系统集成。”潮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张广贤在参加会议后表示。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据悉,潮州将建立人才工作报告、会商督办、统计分析、服务协同等机制,按照“每季一调度、半年一小结、一年一述职”的要求狠抓责任落实,把人才工作列入党建述职、年度考核、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全市人才工作比学赶超、创新争优。

谋划六大行动 精准助力改革发展

潮州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尊才爱才的城市,也是一座因人而盛、因才而兴的城市,历史上韩愈刺潮、十相留声的典故流传千古,近代以来更是走出了饶宗颐、李嘉诚等学界商界大家。

然而,过去10年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潮州常住人口持续下降,特别是青年人口流失加剧。随着人口红利的衰退,产业创新转型缺乏活力,城市建设发展动力不足,工艺美术传承乏力、后继无人等问题日渐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亟须新鲜血液和动力。当前的潮州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渴求人才,必须找准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实施精准的人才引育战略,以关键领域的“一子落”带动改革发展“满盘活”,真正跑出现代化建设“潮州加速度”。

为此,潮州市委组织部牵头人社、教育、科技、工信等8部门成立工作专班,深入与各级各部门、行业协会、重点用人单位、人才代表等调研访谈90多场次,深入分析各领域人才队伍情况,形成一份厚实的深调研报告,为全市人才工作和重点领域人才队伍精准画像。

心中有数、胸中有策,则脚下有路。潮州此次一举谋定了教育强基、医疗提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文化兴盛、乡村振兴等六大领域人才行动,同时设计了“重点人才目录”,目的就在于聚焦城市主导产业发展、民生福祉关键领域,各有侧重地加强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引育,促进人才规模、质量和效能同发展相适应、相促进。

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关乎人民幸福安康,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也是城市核心竞争力之一。在这些领域,潮州把大规模引进优秀本科和硕士人才作为重点任务来抓,力争到2025年实现各阶段专任教师结构总体平衡,每个市直医院科室均拥有1—2名硕士人才。在此基础上,大力加强与高水平院校的人才培养合作,引进名师、名校长、名院长和骨干专家团队,推动教研互促、医教融合。

“产业牌”是潮州的传统优势。随着近年陶瓷、食品等八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前沿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九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加速布局,以及凤凰单丛茶、饶平狮头鹅等乡村振兴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潮州进入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期、黄金期,科技和产业人才越来越成为发展的核心需求和动力。

潮州将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科研创新、人才培育平台基地建设,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青年拔尖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团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人才飞地、“揭榜挂帅”等,推动科技、产业和人才深度融合,力争到2025年,国家级人才引进实现新的突破,省级人才整体翻番,科技人才总量倍增。

“文化牌”是潮州的鲜明特色。潮州坐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全省排名前列,但近年来也面临着传承后继无人、创新发展乏力、市场效应不强等问题。

要守住潮州的根和魂,振兴千年古城文脉,关键还是在人才。潮州将系统选树各领域名师大家,建设示范工作室,大力培养中青年后起之秀,搭建潮州文化人才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平台,集聚海内外文创人才,推动工艺美术人才培养链、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

“生态牌”是潮州的宝贵财富。近年来,潮州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推动以茶产业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发展,17个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拔地而起。接下来,潮州将更加积极地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企业,大力引进乡村振兴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建立乡土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打造万名乡村潮菜师傅、万名茶艺师、万名竹艺师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奋力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向千亿级产业规模迈进,让乡村振兴成为广大人才成就价值的新天地。

拿出最大诚意 擦亮城市人才品牌

曾渴望到珠三角大城市打拼的陈烁烁,2010年博士毕业后却来到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凭借潮州的人才政策、企业的高端平台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仅用2年的时间,陈烁烁便从一线科研人员成长为事业部副总经理,2013年担任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2020年,他更是被委以重任,担任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研究院院长。

图片

三环集团努力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公司发展中。受访者供图


为吸引和集聚更多像陈烁烁这样的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来潮工作,潮州大幅提升人才引进待遇标准,重磅推出高青人才引进和优质服务保障两大核心政策文件。

据介绍,此次的政策打破了原有简单的专业和学历认定的模式,将重点引进的人才按照能力水平和业绩贡献,分为顶尖人才、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青年人才5个层次8个类型,不论是“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有重要岗位经历的高端人才,还是优秀大学毕业生,都能在其中“对号入座”,获得不同的政策支持。

这份政策大礼包支持力度大、内容成体系、服务措施全,既全面提升了各类人才薪酬待遇,也悉心提供了住房、工作、创业、医疗、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系列硬保障,更为周到地考虑了人才探亲、旅游、联谊等需求,向广大人才释放出了潮州最大的诚意。

从大家普遍关心的待遇水平来看,顶尖、杰出、领军人才每年税前薪酬总额不低于150万元、120万元、70万元,骨干人才和博士、博士后人才聘期内一般分别享受每年30万元、15万元生活补贴,优秀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每年可享受2万—6万元生活补贴。

在住房保障方面,潮州打出周转房、购房补贴、公积金贷款提额等措施“组合拳”。以第一层次顶尖人才为例,可享受200平方米左右的优惠周转房,如在潮州自购住房还将享受300万元的购房补贴和公积金贷款5倍提额。未来,潮州还将打造一批舒心无忧的人才公寓,为人才提供社区式综合生活服务。

与以往政策相比,本次最为大胆和创新的改革体现在人才工作保障上。对高层次所需的科研经费、场地设施、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工作资源,从潮州市委、市政府到用人单位,按层次实行“一事一议”,全力支持人才成长发展。

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发展生态的竞争,除了“真金白银”更应有“真情实意”。潮州着力整合各类人才服务资源,构建全新“潮州优才卡”人才服务体系,精心设计专享、共享“两类清单”,创新设置安居、乐业、康养、畅游、文娱等五类18种高品质服务项目,为人才提供优质暖心的服务保障。

从人才落地潮州那刻起,这座城市就将处处为他们敞开怀抱。机场、高铁贵宾通道畅行无阻,绝不让你落下一场重要活动;公办景区、景点免费游览,专业解说全程陪同,与天南海北的亲友共赏潮州风光;子女统筹安排市县公办学校就读,配偶协调随迁就业或给予生活补贴,亲属探亲享最长5天人才驿站住宿保障,让家的温暖始终陪伴;看病就医享受服务专区、专窗,专属医疗团队、全科医疗顾问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更多暖心服务期待着五湖四海的人才前来亲自体验。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求贤若渴的潮州,正积极地用政策留人、事业留人、服务留人,让更多人才在这座千年古城竞相迸发创造活力,充分施展聪明才智。

■潮州市“1+1+8”人才制度体系概况

“1”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总纲性文件

奋斗目标:


2025年,全市人才数量实现倍增

2030年,人才对产业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2035年,成为粤东人才创新发展新高地、全国特色产业人才聚集地

六大行动:


教育强基人才行动

系统优化教育人才队伍结构,显著提升教师发展能力水平,激发教育人才创新活力,力争到2025年引育优秀本科、硕士人才1700人以上,实现各阶段专任教师结构总体平衡,教育教学水平大幅提高。

医疗提质人才行动

大力引进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加大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试点医疗卫生人才综合改革,力争到2025年,引进优秀本科以上人才500名以上,其中市直三级医院每年引进博士不少于2名,市直医院每个科室拥有1-2名硕士人才。

科技创新人才行动

大力引进高精尖缺科技人才,引导支持科研团队创新攻坚,强化科技创新平台支撑,力争到2025年,全市建成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20家、市级科技创新平台180家。

产业转型人才行动

聚焦主导产业、战略产业发展需求,加大核心骨干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等引进和培养力度,推动产学研一体融合,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九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

文化兴盛人才行动

大力推动非遗工美人才传承,培养塑造潮州文化名师英才,打造文旅融合人才发展平台,激发潮州优秀传统文化价值。

乡村振兴人才行动

大力引育乡村振兴专业人才,整合组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引导促进农技人才服务乡村,以产业发展带动人才集聚,打造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

“1”份党管人才领导体制机制文件

强化党管人才领导体制

各县(区)党委、承担人才工作职能较多的部门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其他部门设置人才工作专员。

健全党管人才工作机制

建立全市人才工作调度机制、人才统计分析机制和人才服务保障机制,“每季一调度、半年一小结、一年一述职”对人才工作进行跟踪督查。

压实党管人才工作责任

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纳入绩效考核、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与绩效奖励、评先评优挂钩。

强化对人才的政治引领

建立各级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工作机制,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吸纳,优化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在全市上下营造尊才爱才的良好氛围。

“8”个“韩江人才计划”专项制度

高青人才引进

重点围绕六大领域,设计重点人才目录,将人才划分为顶尖人才、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青年人才等5个层次8个类型,大幅提升薪酬待遇、住房保障、工作保障等引才力度。

创新人才培养

聚焦教育、医疗卫生、产业创新、工艺美术、乡村振兴等领域,分别制定特色人才培养实施办法,构建各领域梯队分明、路径清晰的人才成长发展体系,积极对接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打造人才培育平台和创新团队,着重培育关键学科、技术和岗位带头人,推动各领域高质量发展。

优质服务保障

大力整合各类人才服务资源,构建全新“潮州优才卡”人才服务体系,精心设计专享、共享“两类清单”,创新设置安居、乐业、康养、畅游、文娱等五类18种高品质服务项目,为人才提供优质暖心的服务保障。

平台团队建设

锚定我市高质量发展的细分领域、关键环节,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搭建合作平台,采取引进专家、引进团队、引进机构以及联合建设、联手合作、顾问咨询等方式,聚合内外平台资源、人才资源。

潮籍乡贤回归

建立潮籍侨胞、潮籍学子人才库,强化联络的平台、载体和渠道,细化乡贤回归创业就业的引才配套措施。

人才资源汇聚

统筹全市人才发展的资金、场地、设备等,发挥本级财政资金、固定资产等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公益基金共同参与,建立产业基金和人才基金,强化人才工作保障。

荣誉表彰激励

建立面向社会、起点公平,以业绩、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荣誉评价体系,大力宣传先进人物事迹,完善评优评先、疗养等奖励激励机制,营造人人皆可成才、功成必定有我的社会氛围。

人才引育宣传

结合城市整体形象宣传,加强人才工作推介,打出有效覆盖全国的特色人才宣传品牌,塑造千年古城开放包容、欣欣向荣的口碑和形象。

■人才经验谈

在潮州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上,韩山师范学院、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多个单位分享了人才工作经验。这些单位都有哪些好做法、好经验?记者进行了相关梳理和采访。

韩山师范学院:
百年深耕师范教育,服务潮州经济社会发展

韩山师范学院办学119年来,在擦亮百年师范品牌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与潮州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学科专业,培养潮州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应用型人才。

图片


学校做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精准对接潮州基础教育的发展需求,建立完善了“高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四位一体教师专业发展新机制,为潮州基础教育提供支撑。建成潮州省级教师教育示范性实践基地9个、教师专业发展学校38所、粤东基础教育学科群15个。全力开展免费师范生培养,2018年以来为饶平、潮安定向培养教师203人,解决潮州教育师资结构性紧张问题。

图片


学校发挥科研服务地方的“桥头堡”作用,积极融入化学与精细化工省实验室潮州分中心的建设。实施“企业出题、市局下单、学校组队、人才驻企、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机制。落实“潮州市陶瓷产业人才振兴计划陶瓷产学研专项”,组建高水平团队解决三环、松发等陶瓷企业关键技术瓶颈。协同潮州市科技、人社部门开展“百名专家服务乡村”“百名博士进企业”活动,与潮州市100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新型材料等领域项目研究,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学校还努力搭建高素质非遗人才培养平台,实施贯通中职—高职—本科“3+2+2”培养机制和基于大师工作室的现代学徒制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烹饪与营养教育、产品设计专业开展“3+证书中职升本科”人才班,陶瓷学校开展中高职衔接“五年一贯制”人才班。学校成立潮菜学院,并获中国烹饪协会颁发的中国潮州菜研发与人才培养基地、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人才引领创新,造就企业未来

近年来,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环集团”)坚持“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真心爱才、悉心育才”的理念,努力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集聚到公司发展中,以人才引领和推动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在“倾心引才”方面,三环集团不断提高招聘的薪资待遇,吸引更多人才来公司、来潮州发展。为了发掘优秀人才,三环集团在部分重点高校设立奖学金,赞助全国大学生竞赛,还与专业相关的优秀导师团队开展项目合作等,在学生求职早期就吸引他们的关注,让学生对公司更加了解和熟悉。

在“精心用才”方面,三环集团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实施各项技术、管理创新项目,每年根据项目产生的效益和效果来评定积分,并给予重奖。公司构建完整的职级体系,打造管理类和技术类的双向晋升通道,对于表现突出的人才,公司也会及时进行嘉奖和破格提拔。近年来,引进的多名高素质人才已快速成长为公司中层管理干部,独立承担和开展工作。

在“真心爱才”方面,三环集团坚持用福利关心人才,用激励体现人才价值。如提供免费食堂、宿舍、班车等多项后勤配套保障,让员工在衣、食、住、行上再无后顾之忧;定期举办集体婚礼、周年庆、新春游园会、员工旅游等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在“悉心育才”方面,三环集团不断完善新员工入职培训体系、实施师徒帮带制度,对新入职的应届毕业生采用一对一帮带培养的模式,指定专业能力强、思想品德正且有丰富指导经验的员工作为帮带师傅和工作伙伴,并为新人制定详细的试用期帮带培养计划和考核评价方式,以此帮助新人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并从中选拔出表现优异的人才。

饶平县委:
聚焦重点领域求突破,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近年来,饶平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重点聚焦教育、医疗、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不拘一格引才育才,奋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聚焦教育领域,饶平县以培育教育创强人才为重点,优化实施《饶平县促进教育创新发展若干措施》,争取每年引进20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及全日制研究生。用好学历提升奖补制度,鼓励在职教师提升学历水平。落实学校教师绩效奖差异化制度,加大各学校薪酬分配自主权,激发教师队伍干事热情。

聚焦医疗领域,饶平县以培育医疗提质人才为重点,总结推行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面托管县人民医院经验模式,积极引入更多高水平公立医疗人才驻点指导,推动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组团式帮扶县妇幼保健院,打造高素质医疗人才队伍。用好订单定向培养医学生制度,着力破解医疗人才引进难问题。

聚焦产业发展领域,饶平县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产业转型人才、文化兴盛人才为重点,依托益海嘉里(金龙鱼)潮州粮油生产销售加工基地等龙头项目以及本地龙头企业聚集效应,大力引进急需紧缺型产业人才。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培育更多技能型人才。

聚焦乡村振兴领域,饶平县以培育乡村振兴人才为重点,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头雁”项目,把产业能人培育成乡村党建引领人和致富带头人。加强与清华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引导专家人才和高校大学生走进乡村、服务乡村。加快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建设,打通联系服务优秀人才“最后一公里”。

韩江实验室:
“智”撑产业,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韩江实验室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目前整体建设走在了粤东粤西粤北的前列,现已初步建成产业科技特色突出、先进仪器设备齐全、基础研究条件良好、重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存量成果陆续转化的高质量科研基地。

实验室充分发挥省实验室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在制定的8个方面58项基本规章制度基础上,着力为科研人员松绑,在人事、财务、薪酬、科研组织等方面赋予科研人员充分的自主权,相较于传统科研机构管理模式更加灵活、合理、开放。

下放科研自主权,在开展科研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可以在研究方向不变、不降低申报指标的前提下自主调整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项目的经费开支中,除设备费外的其他直接费用调剂权由项目负责人根据实际自主安排;建立投入产出考核机制,充分鼓励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出台符合实际的科研成果转化奖励办法,对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转化收益的70%—95%的奖励和报酬;为科研人员配有相对固定的科研助理,为科研人员在项目管理、财务和验收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给科研人员减负。这些措施,使得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钻研,不断吸引青年科研工作者来潮州工作。目前,实验室人员已达到45人,硕博士占比近七成。

广东凯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科技创新筑高地,筑巢引凤聚人才

近年来,广东凯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凯普生物”)立足于大健康行业集聚生物人才,以核酸分子诊断技术为临床提供产品与服务,为基层医疗体系提供发展动力,为中国大健康发展贡献凯普力量。

图片

凯普生物加强生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发展水平。受访者供图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世纪大考”,凯普生物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第一时间投产并进入国内国际市场,旗下32家医学检验所(含香港)作为卫健委指定检测机构全面投入战疫行动,截至目前,凯普生物累计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量超6.5亿人份,为国内外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凯普生物以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多措并举集聚人才力量。公司以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人才配置模式,对关键岗位建立梯队人才库,从内外部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充实人才规模,壮大中高层队伍。充分发挥凯普生物博士后工作站平台聚才效应,工作站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为凯普生物人才持续引进、项目申报、成果转化及科技创新提供广阔空间和智力支撑。

凯普生物从项目管理、团队管理等多方面,市场与技术联动,对博士团队进行全方面培养,构建多方位人才培育体系。公司持续实施“核酸99”发展战略,探索企业创新育人模式。在学术科研基础上,公司给博士们创造各种资源和条件,博士们可结合研发思路及产品临床应用,参与市场一线跑动,与医生、患者全方位交流,了解需求,解决研发临床痛点。

凯普生物从项目管理、团队管理等多方面,市场与技术联动,对博士团队进行全方面培养,构建多方位人才培育体系。公司制定有“凯普未来领袖”培养计划,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建立支撑公司发展的中高层管理团队,德才兼备是公司的用人原则,高管不缺位,中层大承担,骨干敢冲锋。

■数读

人才目录

2018年以来,每年完善更新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截至目前已引进人才1033人,其中博士29名、硕士843名,累计发放补贴6458万元。

人才储备

创新人才储备周转池制度,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立人才储备制度,设立人才储备中心,通过编制“蓄水池”的动态调节机制,灵活破解重点领域人才短缺和结构性矛盾,目前已成功引进111名储备人才。

建立平台

建立博士、博士后平台59个,其中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5个、省级博士工作站45个,累计招收博士后115名,博士站引进全职博士25名,柔性引进产学研合作博士91名,科研领域涵盖食品、陶瓷、石油化工、婚纱、电器、印刷包装、茶叶等,以及生物医学、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

校地合作

2017年与清华大学签订建设博士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合作协议,截至目前,累计接收78名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到潮州市企事业单位开展科研技术攻关活动,学子们协助企事业单位解决生产和科研项目难题,为企业项目节省研发经费2亿多元。

改革机制

稳步推进职称体制机制改革,设置职称评审委员会49个,并逐步扩大评审专业系列范围,目前已涵盖教师、建筑、农林水、轻工、食品、陶瓷、质量计量、工艺美术等行业领域。同时,潮州组织开展首批乡村工匠职称评审工作,共有197名乡村工匠获得职称。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定,截至目前共开展技能等级评价10408人次,获证9233人次。

保障服务

累计评定市级高层次人才1017人,配套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完善配偶安置、民营企业优才专家园等保障服务。

人才活动

建成了全省首家“人才咖啡”,开业以来共举办了327场活动,为人才交流分享搭建平台。


主办单位:潮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承建单位:中国电信潮州分公司
中文域名:潮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政务    邮编:521000    粤ICP备1208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