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09月20日)刊登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魏清潮的文章《有大海就有潮声有潮人就有潮剧》。文章对潮剧的发展历史、现状、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精辟的阐述,现将全文刊出,以飨读者。
有大海就有潮声 有潮人就有潮剧
魏清潮
每年新春,整个粤东四市都会沸腾!在喜气洋洋庆贺新年的氛围下,入夜,新区老区、大街小巷犹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派繁荣景象。此时的潮剧更是热闹非凡,人们聚集在戏院里、街市的戏台前,倾听抑扬顿挫的潮曲,观赏台上的古装戏曲。演完耳熟能详的《陈三五娘》,就是《苏六娘》、《桃花过渡》、《沉香认母》、《二度梅》、《杨家将》、《宝莲灯》等。潮音、潮语、潮曲、潮剧,3000多万海内外潮汕人,包括部分闽南人都能听懂、读懂,乡音、乡语、乡曲、乡剧分外亲切!
潮州文化根植于中原文化,几经族群迁徙和潜移默化的培育,语言上保留了许多失传了的古汉语。潮剧犹如一颗南国明珠,璀璨夺目。
1.历史积淀深厚 漫漫潮剧发展路
潮剧,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广东三大剧种之一种,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南国奇葩”的美誉,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和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潮剧是上千年潮州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也是联络世界各地潮州人之间情谊的重要纽带。因此,它是具有明显代表性的地方剧种。
50年前的初春季节,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老舍、曹禺、阳翰笙先生等一行10多人,专程来访潮汕。潮汕独特的文化艺术,尤其是潮剧打动了他们的心,老舍挥毫疾书,写下满怀深情的诗:
“莫夸骑鹤下扬州,渴慕潮汕数十秋,
得句驰书傲子女,春宵听曲在汕头。”
老舍、曹禺先生一再叮嘱,要十分珍惜潮汕文化遗产,把富有地方特色的潮剧传承和发扬光大。老一辈文学家和戏剧家的热切关怀和殷殷期望,对潮剧的保护和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1936年,历史学家向达在《北平图书馆馆刊》上发表了《记牛津所藏的中文书》一文,首次介绍存于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的潮剧明代刻本《班曲荔镜戏文》(即《陈三五娘》剧本)。1985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明本潮州戏文五种》收入了在潮汕本地出土的明代手抄本。这是潮剧渊源和形成的史证。潮剧的声腔在明代称为潮腔,也称潮调,潮调也是剧种的名称。现今传世明代潮腔剧本,有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刊刻的《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人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如果从这个剧本刊刻的年代算起,潮剧的历史也已经有440多年了。
在漫长的历史上,潮剧演出剧目也和表演艺术一样,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400多年间,潮剧剧目曾出现3次大的开拓,使潮剧剧目在题材、表现手法以及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方面更加丰富充实,剧目数量也不断积累增加。第一次是康熙末年至道光年间,西秦、梆子腔、皮黄等外来剧团进入潮州,并在粤东生根落地。第二次拓展是辛亥革命前后至抗日战争时期,这次剧目的开拓是受社会民主思潮的影响,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影响,创作、改编许多文明戏。第三次开拓是新中国成立后,无论规模还是内容、题材等均超过前两次,出现了大批新的优秀剧目。“文化大革命”期间,潮剧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灾难,不论是古装戏还是现代戏都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改革开放之后,潮剧才得到恢复,弘扬光大。
目前,收集到的上演过的潮剧剧目有2000多个,新中国成立后至现在上演过的剧目有1300多个,海(境)外潮剧团(主要是香港和新加坡)上演过的剧目有150多个。每个剧目的资料包括“内容”和“考释”两部分:“内容”是剧目的故事内容,“考释”则包括故事(或剧本)的来源,演出剧团(戏班)和演出年代等。
潮剧是由宋元南戏衍化而来,是南戏的地方化,是南戏流播四大腔系之外的另一腔系——“潮泉腔”。潮剧明代时称潮腔、潮调,清代称泉潮雅调、潮音戏、潮州戏、白字戏,民国以后称潮剧。故潮剧戏谚“正字(南戏)母生白字仔”之说。明代戴璟在《广东通志》记载:“潮俗多以乡音搬演戏文”。清初屈大钧在《广东新语》中也载:潮人以土音唱南北戏,曰“潮州戏”。潮剧是中国古老戏曲存活于舞台的生动例证,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表现形式的代表之一。
2.生动曲折的剧情 栩栩如生的人物个性
在数以千计的剧目中,有两类剧目是其他剧种所少见的,就是根据潮汕地方人物和故事创作的剧目和反映华侨生活的华侨戏。
潮剧将地方人物故事搬上舞台,有悠久的历史,现今传世的4个明代潮腔剧本《荔镜记》、《陈三五娘》、《金花女》、《苏六娘》都是地方题材的剧目。潮汕一些杰出人物和群众熟知的人物,大多被搬上舞台,如《刘龙图骑竹马》、《林大钦》、《林德墉》、《李子长》、《夏雨来》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新创作的《辞郎洲》、《马发守潮州》、《吴忠恕》等。其中有的反映妇女婚姻恋爱的剧目,对她们追求婚姻自由和坚贞爱情加以肯定和歌颂。许多剧本反映历代精忠报国的英勇行为和思想。剧情上不乏鞭笞昏君和贪官污吏的内容,寄托对下层人民同情的思想感情。从而使群众喜闻乐见,基础笃厚。
《陈三五娘》是一个流传于粤东、闽南、台湾和东南亚潮人聚居地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
泉州人陈三(伯卿)送哥嫂往广南赴任,路过潮州,正逢元宵佳节,游街赏灯,遇少女黄五娘,因拾扇解画,互生爱慕。潮州豪富林大,垂涎五娘美色,乃买嘱媒婆,前往说亲。五娘父趋势应亲,五娘忧郁不安。6月,五娘偕婢益春在楼上赏夏,巧遇陈三,遂投荔枝手帕以示情怀。陈三会意,乔装磨镜,乘机入府为仆。后得五娘爱婢益春之助,有情人终成眷属。
“走花灯”为元宵节营造出浪漫的气氛,增加了青年交往的机会。旧时那些平日足不出户的深闺淑女,只有这天才被允许出门赏灯,她们往往乘机与意中人谈情相会,所以这一天也造就了无数的良缘美眷。“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诗句和“头上金钗总落了”的歌词,见证了元宵节的热闹。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更是陈三与五娘互生情愫的具体写照。
一个民间爱情故事,经历几百年的流播,无论其深度与广度,都远超全国的同类题材。时至当代,其故事仍在不断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仅潮州市就先后创作潮剧《益春夜遇》、《荔镜外传》、《益春》和近期获奖的《益春外传》。刘美芳在《陈三五娘研究》中,对该故事的发展及各版本、各门类进行比较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陈三五娘》较之《莺莺传》中的张生与莺莺,《花舫缘》的唐寅和秋香,更具有“人本主义的浪漫精神”和“人的觉醒”,“在意识上有反叛时代束缚的价值”。
每出潮剧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刻划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正反两面人物,人物个性突出,把潮人细腻的作派淋漓尽致地运用到潮剧中去,使人物立体生动,使人难忘。
3.艺术特色鲜明 表演感染力强
潮剧不同于其它剧种,主要是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艺术上独特的个性,主要表现在:
一、表演 潮剧是以行当的唱、念、做、打为表现手段,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各有应工的首本戏,表演细腻生动,身段做工既有严谨的程式规范,又富于写意性,注重技巧的发挥,其中丑行和花旦的表演艺术尤为丰富,且有独特的风格和地方色彩。
二、唱腔 潮剧演唱用真声,唱念用古谱“二四谱”,韵味浓郁。唱腔是以曲牌联缀为主的曲牌体和板腔体的联和体制,至今仍保留着一唱众合(帮腔),二三人合唱一曲或曲尾的形式,风格独特,表现力很强。早期潮剧的“帮声”,即登台演员唱至最精彩片段时后台众声“齐唱”相和的现象,在其他戏曲中甚为少见,是潮剧的特点之一。
三、语言 潮剧语言有着鲜明的特色:一是鲜明的地方色彩;二是浓郁的生活气息;三是生动的形象比喻,潮剧的文学品位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提高。《苏六娘》是雅俗共赏的好例子。剧中渡伯是老丑,桃花是花旦,“过渡”这场戏的语言非常富于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苏六娘和郭继春都是有才学之人,作者设计他们的语言多为诗词和民歌的融合,近于“本色”。
四、音乐 潮剧伴奏音乐先后吸收民间锣鼓、古诗乐、细乐、庙堂音乐等乐曲和演奏形式,具有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演奏特点。潮剧保留了较多唐宋以来的古乐曲,音乐曲调优美动听,管弦乐和打击乐配合和谐,善于表现感情的变化。
五、舞台特色 古代的文献透露了最早的信息。明嘉靖年间的《荔镜记》中,每出都有插图,可以看到有建筑物的格局,有点缀的花草木石,有应用的小道具,桌椅的使用和位置比较固定,屏风的装置规格化。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舞台从六柱扩大到九柱、十二柱,台面竹帘改为彩绣,而且以潮绣工艺图案为装饰。后又出现布画幕景,按剧情变化展现出宫殿、闺阁、厅堂、街道、家室、山水等透视的图景。
六、戏服和潮绣 潮剧广义上说属于潮州民间艺术,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民间艺术门类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潮州工艺,较突出的是潮绣。潮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潮剧的戏服是潮绣的重要品种。
潮剧的戏服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官吏、将领穿戴的袍蟒、盔甲,多用潮绣中具有代表性的垫绣,也称金银绣,行话称之为“重庄”,以显示服饰之高贵。尤其是袍蟒上的瑞兽、日月装饰具有立体感,与行当表演的力度互为配合,更显示人物的高贵、威武。另一类是生、旦所穿戴的项衫、宫衣、长裙等,此类服装多以平绣(绒绣)表现各种花草装饰图案,俗称“轻庄”,与行当轻盈、柔美的表演相适应。
4.潮汕人永远的情结
谁没见过波涛汹涌的大海,谁没听过壮情激烈的潮声?有大海,便有潮声;有潮声,便有潮人;有潮人,就有潮剧。
潮州天华物宝,人杰地灵,一曲潮乐,一部潮剧牵动了多少海内外潮人思乡之情,袅袅余音澎湃在海内外3000多万潮汕人心中。广东潮剧团等多个团体多次出访新加坡、泰国、美国、越南、澳大利亚等国家,得到千万戏迷的鲜花与掌声。精彩的剧目和优秀的演员把异国戏迷的生活都搅乱了,生意不做了,家也不回了,学也不上了,愿跟随剧团辗转不休。一到机场送别的时刻,眼也流泪,心也流泪,滚滚泪珠怎样都留不住潮剧偶像的身影!这就是潮剧的非凡魅力,是海外潮人对根的思念。
每天清晨或黄昏,从韩江之滨到榕江之畔,以至汕头的海岸线上,都不时可以听到高亢或低沉、雄浑和甜润的潮剧唱腔。不论是男女老少,高兴时或烦闷时都能来几句潮曲,特别是月色如水的秋夜,伴着凉爽的秋风,字正腔圆的潮曲伴着低沉的二胡声,丝丝入扣,拨动人们的心弦。这就是潮汕人对潮剧的绵绵情愫,彰显“潮剧迷们”的浓厚兴趣。
潮州人爱潮剧演潮剧,靠的是人才。因为语言关系,潮剧的名角和演员全部是潮汕人,潮剧的发展靠的是名角、编剧和导演。潮剧演员人才济济,目前潮汕国家一级演员有:方展荣、姚璇秋、郑健英、郑舜英、张怡凰、蔡明晖、陈学希、林初发、詹少君、刘小丽、吴奕敏、唐龙通、林柔佳。此外还有一大批名家。
旧社会,演潮剧的人被称为“戏仔”,潮剧班主、师傅对“戏仔”的管教甚严,训练中动不动就训斥、鞭打,“不打不成器”,潮汕人中流传“父母无修世,卖仔去做戏”之说。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潮剧演员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称赞,一代代的梨园弟子在老一辈戏剧家培养下茁壮成长,成为潮剧的栋梁和传承人。
改革开放后,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部分潮剧团经营发生困难,潮剧演员的薪酬不尽如人意,一些人才青黄不接等,只有依靠各级政府的扶持和广大民众的鼎力支持,潮剧这一潮汕文化精粹才能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近年来,潮汕各级地方政府对潮剧发展给予诸多扶持。2012年7月,潮州市委、市政府支持新编古装潮剧《曹营恋歌》在国家大剧院隆重献演,为京城观众带去一台精彩的文化盛宴。
潮剧的发展牵动着各级政府和广大潮人的情愫。我们相信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潮剧这一古老剧种必将焕发出新的青春和活力。
(本版戏剧顾问 郭克贵)